•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速遞

  • 試論工資集體協商的制度模式、協商類型與實施路徑

    [ 徐鳳林 ]——(2023-5-19) / 已閱487次

    工資集體協商是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是建立和諧穩定的新型勞動關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 實現勞資雙贏,使全體勞動者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需要;是新時代完善勞動者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化解勞動關系矛盾,維護廣大勞動者權益,促進企業發展的重要工作。
    工會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均從立法層面確立了工資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為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筆者通過學習有關勞動法律法規,就工資集體協商的制度模式,協商類型與實施路徑進行了法理思考,撰文如下,觀點可商榷。
    一、工資集體協商的制度模式
    工資集體協商是指用人單位與職工以集體協商的方式,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職業培訓、保險福利等事項,簽訂集體的書面協議。內容包括:工資協議的期限、工資分配制度、工資標準和工資分配形式、職工年度平均工資水平及其調整幅度、獎金、津貼、補貼等分配辦法、工資支付辦法、變更、解除工資協議的程序、工資協議的終止條件、工資協議的違約責任、雙方認為應當協商約定的其他事項。
    工資集體協商以企業產權類型為基礎設計協商模式。按照企業產權劃分,包括中央集團企業、省屬國有企業、私有企業、外資企業、其他企業。
    模式一:國家(地區)三方工資增長指導制度。適用于中央集團企業和省屬國有企業。國家一級,國資委、全國總工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組成央企工資增長指導委員會,負責確定中央集團企業的工資增長幅度區間;地區一級,省國資委、省工會、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組成省國企工資增長指導委員會,負責確定省屬國有企業的工資增長幅度區間。
    模式二: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適用于私有企業和外資企業,企業勞資雙方共同協商直接確定本企業員工的工資水平增長幅度。我國實行的工資集體協商就這一種模式。
    模式三:建筑及服務行業工資增長磋商干預制度。適用于農民工聚集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如建筑業、采礦業、餐飲業、美容美發等服務業。由行業協會經與多方有關機構磋商后,對本行業內企業勞動者的工資水平增長實施干預,直接確定本行業內企業勞動者的工資水平最低增長幅度。
    模式四:中小企業工資增長援助制度。對于集中在某一地區、數量較多、又難以開展協商的中小私有企業,可由當地的雇主組織、工會組織、政府部門組成中小企業工資增長援助委員會,對其給予工資集體協商的幫助、指導和協調。其他企業則實行比照方法,選擇產權形式相近企業的協商制度模式作為本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模式。
    二、工資集體協商的協商類型
    從工資集體協商覆蓋范圍角度劃分,工資集體協商分為企業層級工資集體協商、行業性工資集體協商和區域性工資集體協商三種類型。
    類型一: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即以企業為單位,根據企業實際情況,經企業工會代表與企業代表依法進行工資集體協商,簽訂本企業工資協議。工資集體協商的重點類型是企業工資集體協商。
    類型二:行業(產業)工資集體協商,即以行業(產業)通過所屬工會與對應的經營方代表依法進行工資集體協商,簽訂覆蓋本行業(產業)的工資協議。
    類型三:區域性工資集體協商,即以行政區域為單位(如區、鎮、村、街道、經濟開發區等),通過區域工會或企業工會聯合會與對應的地區企業組織,依法進行工資集體協商,簽訂覆蓋本地區所有企業的區域性工資協議。
    三、工資集體協商的實施路徑
    路徑一:增強開展集體協商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建立和諧穩定的新型勞動關系
    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遵循促進企業發展與維護職工權益相統一、企業自主分配與勞資協商共決相統一原則,以維護勞動者權益、促進企業發展,維護勞動者權益為目標,以勞動者廣泛深入參與為基礎,大力提高勞動關系治理法治化水平,完善新就業形態勞資協商機制,加強靈活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打造企業與勞動者利益共同體,形成規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贏,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實現企業與勞動者協商共事,機制共建,效益共創,利益共享,促進分配公平和社會穩定,為提升廣大勞動者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全市振興發展取得新突破做出積極貢獻。
    路徑二:加強勞動關系三方協調機制建設,為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提供指導服務
    以加強勞動關系三方共同參與的協商協調機制制度化、規范化建設為主線,運用"黨政主導、工會力推、各方配合、企業和勞動者參與”的集體協商工作模式,充實調整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領導機構,建立政府定期與同級工會的聯席會議制度,將勞動者權益保障工作列入聯席會議議題,推動平臺企業建立與工會、勞動者代表協商協調機制,探索新就業形態勞資機制運作方式,形成制度支撐有力、機制運轉高效、勞動者參與廣泛、實施效果明顯的集體協商工作新局面。堅持“程序健全、運行規范、協商充分、過程民主”原則,規范集體協商流程,為開展集體協商提供規范化指導與服務,鞏固集體協商建制率,擴大集體協商行業領域范圍,維護勞動關系雙方利益,最大限度地保護、調動和發揮勞動者積極性,提升集體協商質量。
    路徑三:加強勞動者權益保障,提升工資集體協商質量
    以適用勞動法律法規為法治保障,發揮工會在開展工資集體協商中的職能作用,推動企業依法規范用工。建立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司機之家;開展送健康、送清涼、送互助保障等活動,為勞動者提供優質服務。聚焦勞動者底線權益保障,圍繞天崗石材經濟開發區、黃松甸木耳種植區、平臺經濟、快遞、貨運等開展行業性集體協商,形成制度支撐有力、機制運轉高效、勞動者參與廣泛、實施效果明顯的集體協商工作氛圍。廣泛開展集體協商要約行動,加強對集體協商與訂立集體合同的指導和服務,堅持開展集體協商5項原則,把握協商主體資格,明確協商內容,履行協商程序,指導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訂立《工資集體合同》,防止同行業企業惡性競爭,依法履行集體合同,確保勞動關系和諧穩定,讓勞動者和企業互利共贏,實現勞動者增資、企業增效目的。
    路徑四:加強勞動關系治理能力建設,提升集體協商主體的協商能力
    以加強協調勞動關系能力建設重點,學習掌握開展集體協商的法律法規、政策文件和策略技巧,明確集體協商指導員職責和義務,當好“五員”(宣傳員、發動員、指導員、商談員、信息員),加大勞動關系雙方協商代表培訓力度,提高集體協商主體法律水平和協商能力。深入開展勞動法律法規宣傳活動,擴大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覆蓋范圍,提升廣大勞動者對勞動法律法規重要性的認識。發揮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組織作用,加強集體合同的審查管理和履約監督,建立勞動關系預警機制,做好勞動關系風險會商研判,全面執行勞動安全和職業衛生法律法規,搞好勞動關系基層公共服務站點建設,防范化解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制定集體協商指導員崗位素能標準,完善評價機制,落實激勵措施,打造一支業務精能力強,懂法律能代表,會維護善協商的專職集體協商指導員隊伍。

    作者:吉林省蛟河市總工會 徐鳳林

    ==========================================

    免責聲明:
    聲明:本論文由《法律圖書館》網站收藏,
    僅供學術研究參考使用,
    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

    論文分類

    A 法學理論

    C 國家法、憲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經濟法

    N 訴訟法

    S 司法制度

    T 國際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福利大全,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9,国产麻豆三级在线观看,午夜一区二区福利视频,国产精品特级露脸视频